全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重点新闻

新闻中心

重点新闻

我院袁泉教授团队在揭示颌骨损伤修复的免疫调控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4-05-21

       近日,我院袁泉教授和周陈晨教授,联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Malcolm Xing教授在揭示颌骨损伤修复的免疫调控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其研究成果以“Early Infiltrating NKT Lymphocytes Attenuate Bone Regeneration through Secretion of CXCL2”为题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杂志。我院博士研究生林玮民和博士后李奇文为共同第一作者。

图片1.png

       骨骼修复过程包括几个连续且重叠的阶段:血肿和炎症阶段、修复和再生阶段,以及骨重塑阶段。在炎症早期阶段,免疫细胞迅速被招募到受伤部位,并分泌各种炎症因子以启动炎症过程。然而,在病理状态下,长期的炎症过程使组织暴露于过度激活的炎症环境中,可能会损害骨愈合。因此,在炎症早期阶段,适当的免疫细胞种群转换对骨再生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骨免疫学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免疫调节在骨损伤中的作用。虽然多种免疫细胞参与了急性炎症早期阶段愈合过程的调节,特定免疫亚型的贡献尚未明确研究,相应的治疗靶点仍待探索。

图片2.png

       该研究通过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颌骨损伤初期免疫微环境的复杂动态。研究者在颌骨损伤前以及损伤后1小时、1天、2天和7天时收集组织样本,通过单细胞RNA测序绘制了颌骨愈合早期过程中动态细胞图谱。研究发现T细胞在颌骨损伤的早期迅速浸润至损伤区域,并在损伤后一天比例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其中,NK1.1阳性的NKT细胞群体占比最高。实验结果显示,NKT细胞可以通过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来调控颌骨的修复过程。在颌骨受损的最初阶段,NKT细胞中炎性因子CXCL2的表达迅速上升,对颌骨损伤修复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基于以上发现,研究团队通过水凝胶载体针对此靶点进行局部药物递送开展治疗性实验探索,取得理想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NKT细胞可影响颌骨损伤修复过程,调控NK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作为一种潜在治疗策略以改善颌骨损伤修复。尽管如此,由于人类和小鼠的NKT细胞存在物种间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NKT细胞在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颌骨损伤修复带来了新的视角,将免疫调节与骨再生相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创新策略。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l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