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21”建设为核心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教学体系
以“321”建设为核心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
|
教学内容和特点
|
主干实验内容
|
3
三个模块
素质教育实验
形态学
实验
机能学
实验
|
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入门性、规范性的特点。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并贯穿培养全过程,形成形态和机能两条主线,形态学实验方面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开发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机能上发展以下颌后退边缘分析仪、咬颌力记录分析系统等为手段的研究观察机能发生、生物力学、特点、发病机制等的模式。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规范合理的操作习惯。
|
入室教育,氛围熏陶
|
测量并堆塑雕刻牙体
|
||
牙体描绘与雕刻
|
||
颌面部分区应用解剖
|
||
牙齿磨片的制作
|
||
牙结构、牙周韧带、口腔粘膜形态观察 | ||
认识牙齿的发育
|
||
口腔各组织器官疾病病理观察 | ||
口腔常见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染色
|
||
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
||
正常及各型口腔颌面疾病X线影像
|
||
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自设计实验
|
||
口腔内咬合功能分析
|
||
唾液中钙、磷及其它相关物质含量测定
|
||
变形链球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
培养细胞RNA、质粒DNA的提取
|
||
感受态大肠杆菌的制备转化
|
||
口腔组织器官修复体生物力学性能测试 | ||
口腔常用材料的形变、固化、粘接性能实验
|
||
2
两个系列
仿头模
专业
基础实验
口腔基础技能实验
|
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临床紧密结合。
建立以仿真人头模为支撑的口腔医学专业基础实验室,按疾病的发展规律和过程,一改目前以专业学科条块分割的局面,从整体的观念出发,树立对口腔疾病的整体全面的认识观。编排各临床学科的实验教程,覆盖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百分之八十的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以扎实专业基础技能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
龋病损害及洞型结构的认识
|
蜡牙序列洞型雕刻 | ||
口腔各类实验设备认识使用
|
||
离体牙序列洞型制备、充填
|
||
橡皮防水障的认识和使用
|
||
牙体非龋性疾病及牙齿髓腔解剖复习
|
||
不同牙位根管治疗,Ni-tifile预备技术
|
||
牙周序列治疗实验
|
||
猪颌骨上的基础技能训练
|
||
粘膜病诊治技术实验
|
||
局部麻醉示教,同学相互注射
|
||
炎症、损伤、肿瘤病案讨论及相关诊治技术
|
||
局部可摘义齿制作技术
|
||
全口义齿制作
|
||
金属全冠制作
|
||
双端固定桥制作
|
||
塑料暂时冠的制作
|
||
核桩冠制作
|
||
活动矫治器制作
|
||
固定矫治器制作
|
||
口腔基础预防方法
|
||
1
一个 平台
创新实验
|
教学内容侧重口腔医学科研、教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热点和难点,同时也包括科研思维的训练。
良好口腔医学基础和口腔医学专业基础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整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基础实验平台,作为本实验中心教学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启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并申请经费资助进行实验。实施全过程导师制,在导师的指导下,独自或随导师课题组进入实验室的各级实验平台,特别是创新实验平台开展力所能及的实验研究
让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兴趣,训练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
|
微板法定量测定模拟训练
|
蛋白定量测定
|
||
细胞冻融液、模拟根管扩散液钙(Ca)含量测定、根尖微渗漏液糖定量测定(Glu)
|
||
牙龈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测定
|
||
龈沟液、唾液磷(Pi)含量测定
|
||
细菌类胰蛋白酶(TLP)定量
|
||
颞颌关节冲洗液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定量
|
||
口腔预防学健康调查、资料分析、健康宣教的自设计实验
|
||
“林则杯”基础实验竞赛
|
||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导师制支持下的相关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