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科研训练实施情况

三段制导师制模式

    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临床科研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创建并实践了大学生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三段式”的导师制培养模式。

    让大学生早期进入科研训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保持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性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的薄弱环节。只有使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了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才有了保证,经过不断改进,结合我科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多,师资队伍力量强、科研项目多的特点,充分利用强势学科的优势,指导大学生早期进入科研训练和早期临床知识教育。开展了三段式导师制培养模式。使对群体化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细化到个性化的培养环节中去,个性化的培养结果的集合最终又演变为团队化的创新能力建设。

第一阶段:小组导师制。

    大学一、二年级按每15人一个小组配备1名导师的方法,学生随时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汇报个人的学习体会与收获,具体方式包括导师走进学生宿舍谈话、举办周末论坛、讲座等形式传播口腔颌面外科学科的奥秘和魅力,让学生知道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做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给学生憧憬,填补他们从高中到大学的空白地带;每月至少一次的专题讲座,将导师与学生间密切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融入到了口腔医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这个大家庭中。

第二阶段:一对一导师制。

    从大学三年级开始,确立每一位学生的科研训练指导教师。学生早期进入课题组,参与科研项目立项的前期准备、开题报告、项目检查和项目结题等工作,认识和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协助或独立完成科研工作中的部分内容,如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翻译资料、实验室工作、数据分析等,在科研氛围中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精神,促进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形成。

    设立大学生早期进入科研训练“创新基金”,每项1000-2000元,学生自由申请,限额批准。

石冰教授、史宗道教授与参加循证口腔医学科研活动的同学合影

 

     以上过程使学生对科研产生了浓厚兴趣和自己动手的积极性。约50%的学生本科阶段即成功撰写出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或综述并发表,还有多名学生的科研作品获奖。

    七年制(郭春岚、张闻琅、夏芳、李杨Li Yang. 王剑,巍娜)、五年制同学(陈蕾、叶青松,徐强,罗君杰.)参加循证口腔医学科研,系统参加中文口腔医学杂志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论文的检索登记工作,并发表论文如下:

 1.        史宗道,石冰,陈娥,郭春岚. 在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临床流行病学与循医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1, 1(2):102-105

2.        史宗道、郭春岚、陈娥、张闻琅、夏芳、陈蕾. 1953-2000年十五种中文口腔医学杂志手检结果初步报告.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331):18-21

3.        Li Yang. 迎接信息时代的循证医学(全英文)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4;4(6):423-424

4.        叶青松,徐强,罗君杰. 学习和实践口腔医学的几点体会.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4;4(6):435-6

5.        魏娜..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治疗中文文献的系统性能评价. 中国临床康复200412

6.        七年制同学郭春岚和5年制同学叶青松作为编委参与了下述专著的编写工作,

7.        史宗道主编. 循证口腔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